單板自動烘干線是木材加工(尤其是人造板生產)領域的關鍵自動化設備,主要用于對膠合板、纖維板、刨花板生產中的 “單板”(薄木片,厚度通常 0.2-3mm)進行連續、高效、均勻的干燥處理,核心目標是去除單板中的多余水分(將含水率控制在 8%-12%,適配后續膠合、熱壓等工序要求),同時避免單板開裂、變形、碳化,保障板材最終品質。
?
單板自動烘干線基于 “強制熱風對流” 或 “紅外輻射加熱”(主流為熱風式)原理,通過 “輸送 - 加熱 - 控溫 - 排濕 - 冷卻” 的連續閉環流程,實現單板干燥的自動化與標準化,具體流程如下:
上料階段:人工或機械臂將待烘干的濕單板(含水率通常 20%-60%)整齊鋪放在輸送帶上,部分設備配備 “單板對齊裝置”,確保單板在輸送中不偏移;
預加熱階段:單板隨輸送帶進入預熱區,通過低溫熱風(40-60℃)初步加熱,緩慢提升單板溫度,避免后續高溫導致表面水分驟失而開裂;
主烘干階段:進入高溫烘干區(80-120℃,根據單板材質、厚度調整),烘干箱內的熱風循環系統(由風機、風道、加熱管組成)向單板表面強制輸送熱風,熱風與單板表面形成溫差,快速帶走單板內部滲透至表面的水分;
控溫排濕階段: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烘干箱內濕度,當濕度超過設定閾值(通常 50%-70% RH)時,排濕風機自動啟動,將含濕熱風排出,同時補充新鮮空氣(經預熱處理,避免溫度驟降);溫度傳感器則聯動加熱系統,確保烘干區溫度穩定在設定范圍;
冷卻定型階段:烘干后的單板(含水率達標)進入冷卻區,通過常溫風或低溫風快速降溫至室溫,避免高溫單板直接堆疊導致 “回潮” 或變形;
下料與檢測階段:冷卻后的單板經輸送帶送至下料端,部分高端線配備 “含水率在線檢測裝置”,自動篩選含水率超標的單板(回流重烘),合格單板則由機械臂或人工堆疊存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