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管烘干房的性能直接影響紙管質量和生產效率,合理設計結構、精準控制參數并做好維護,可顯著提升干燥效果,降低生產成本。
?
紙管烘干的核心是水分蒸發(fā)與傳遞:
加熱系統產生熱量,使烘干房內溫度升高,空氣濕度降低(形成低濕度環(huán)境)。
紙管表面水分在溫差作用下蒸發(fā),進入周圍空氣。
循環(huán)風機將含濕空氣吹向排濕口,同時補充干燥熱空氣,持續(xù)降低紙管周圍的濕度,促使內部水分不斷向表面遷移。
通過控制溫度和排濕速度,避免紙管因水分蒸發(fā)過快導致表面收縮開裂(需 “循序漸進”,尤其厚壁紙管需分階段升溫)。
紙管烘干房的結構需滿足均勻干燥、節(jié)能高效的需求,主要包括以下部分:
房體
材質:多采用保溫板材(如聚氨酯夾芯板、巖棉板)搭建,具備良好的隔熱性,減少熱量流失。
尺寸:根據產能定制,小型烘干房可容納數層架子,大型烘干房可設計為隧道式(紙管通過傳送帶連續(xù)進出)。
門體:密封式平移門或推拉門,防止熱氣泄漏,門上可設觀察窗(耐高溫玻璃),便于監(jiān)控內部狀態(tài)。
加熱系統
熱源:常見有電熱管、蒸汽換熱器、燃氣燃燒器、空氣能熱泵等(需根據環(huán)保要求和成本選擇,如食品級紙管需避免污染,優(yōu)先選電熱或蒸汽)。
分布:加熱元件均勻安裝在房體兩側或頂部,通過風機將熱量擴散至整個空間,確保溫度均勻。
送風與循環(huán)系統
風機:軸流風機或離心風機,推動空氣在房內循環(huán),避免局部溫度差異過大(溫差需控制在 ±3℃以內,否則紙管易開裂)。
風道:合理設計風道走向(如頂部送風、底部回風),使熱空氣均勻流經紙管表面,加速水分蒸發(fā)。
排濕系統
排濕風機:將房內高濕度空氣排出,同時補充部分新鮮空氣(需平衡排濕量與熱量損失,避免能耗過高)。
濕度控制器:通過傳感器監(jiān)測房內濕度,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啟動排濕,確保干燥效率。
控制系統
溫控器:設定并實時顯示烘干溫度(通常 50-80℃,根據紙管厚度和材質調整)。
時間繼電器:設定烘干時長(從幾十分鐘到數小時不等)。
聯動控制:部分高端設備可實現溫濕度聯動調節(jié),自動根據紙管含水率調整參數。
承載裝置
烘干架 / 托盤:多層金屬網格架或托盤,用于放置紙管,需保證紙管之間留有間隙(至少 2-5cm),便于熱空氣流通。
傳送帶(隧道式):用于連續(xù)生產,紙管隨傳送帶勻速通過烘干房,實現自動化干燥。